亭亭南山松,匪无霜霰摧
出处:《寄赠端溪子二首》
明 · 李梦阳
叹凤世巳远,悲麟竟何为。
兰蕙秘幽岩,萧艾盈路岐。
君子抱明德,伤也谁复知。
随流非我心,特立乃见疑。
亭亭南山松,匪无霜霰摧。
寒蕤但不改,孤贞常自持。
兰蕙秘幽岩,萧艾盈路岐。
君子抱明德,伤也谁复知。
随流非我心,特立乃见疑。
亭亭南山松,匪无霜霰摧。
寒蕤但不改,孤贞常自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所作的《寄赠端溪子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人感叹凤凰的时代已经远去,麒麟的象征意义在当今显得迷茫,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迁。他以兰花和蕙草比喻君子的美德,隐匿于险峻的岩壁,却被路边的萧艾(喻指庸俗之人)所掩盖,无人理解他们的苦楚。
"君子抱明德,伤也谁复知"直接表达了对君子遭受误解的同情,他们坚守光明的品德,却无人理解或认同。接下来,诗人强调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却因此受到怀疑,如同南山的松树,尽管面临霜雪的摧残,依然挺拔,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环境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