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筌未托高丘士,道笈长缄大洞经
出处:《重宿三茅道房二首》
明 · 尹台
夙籍几年辞紫府,幽斋昨夜梦黄庭。
玄筌未托高丘士,道笈长缄大洞经。
白日骑龙谣已幻,青霄化鹤事空铭。
茅君近在尘凡境,咫尺清思隔窈冥。
玄筌未托高丘士,道笈长缄大洞经。
白日骑龙谣已幻,青霄化鹤事空铭。
茅君近在尘凡境,咫尺清思隔窈冥。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诗《重宿三茅道房二首(其二)》以梦境和修道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首句“夙籍几年辞紫府”表达了诗人长期修道,渴望离开尘世的愿望,"紫府"象征着仙界或高远的境界。次句“幽斋昨夜梦黄庭”描绘了诗人昨晚在静谧的书斋中做了一个关于黄庭(道教经典)的梦,暗示了他对道家典籍的深入研习。
第三句“玄筌未托高丘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尚未找到高人指点,修行之路尚在探索中的状态,“玄筌”指修道的秘法或指南。第四句“道笈长缄大洞经”则强调了道家秘籍深藏不露,难以轻易领悟的意味。
第五、六句“白日骑龙谣已幻,青霄化鹤事空铭”通过神话传说,描述了诗人梦想中的仙人生活,如乘龙飞翔、化鹤升天,然而这些都只是虚幻的梦境,无法真正实现,只能作为内心的寄托。
最后两句“茅君近在尘凡境,咫尺清思隔窈冥”表达了诗人对茅君(道教中的仙人)虽近在眼前,却因世俗之隔,无法触及的感慨,流露出对超脱尘世的深深向往和对清静仙境的遥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之间的心灵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