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折芦经左蠡,旃檀树里珊瑚紫
奔蜺醉日卧瓶露,八龙吼雪安能分。
匡公挂锡擅奇绝,禅藻玄霏泉共屑。
趺迹县厓任有无,钵云出岫忘生灭。
偶来炎海蹑浮山,觅得波琛海底还。
竹龛香象珠胎座,天宫法搆非人间。
几日折芦经左蠡,旃檀树里珊瑚紫。
不嚼康王谷口冰,且听漏下莲花水。
海帆咫尺巳茫茫,况复东林别路长。
欲识法云归定处,独看泉畔玉毫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淳公修行的环境,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庐山的云雾、流泉、奔霓、雪龙等自然景观与淳公的修行生活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兜罗三叠庐山云”,以“兜罗”形容云彩之多,三叠则暗示云层的层次感,展现出庐山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接下来,“石下流泉云上闻”一句,通过听觉上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云雾与泉水的和谐共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奔蜺醉日卧瓶露,八龙吼雪安能分”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日光、露水、雪龙等自然元素赋予情感色彩,生动地描绘了庐山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淳公修行之地的清幽与神秘。
“匡公挂锡擅奇绝,禅藻玄霏泉共屑”两句,点出了庐山的名胜——三叠泉,并赞美了这里的禅宗文化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暗示了淳公在此修行的独特体验。
“趺迹县厓任有无,钵云出岫忘生灭”两句,通过淳公在悬崖边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他超越生死、忘却尘世的修行境界,体现了佛教中“空”的哲学思想。
“偶来炎海蹑浮山,觅得波琛海底还”两句,描述了淳公偶然来到炎热的海边,最终又回到清凉的山中,象征着修行者在世间与出世间的自由穿梭。
“竹龛香象珠胎座,天宫法构非人间”两句,通过淳公修行之所的描写,强调了这里与世俗世界的不同,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清净与超脱。
“几日折芦经左蠡,旃檀树里珊瑚紫”两句,通过淳公在旅途中的所见,进一步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体验。
“不嚼康王谷口冰,且听漏下莲花水”两句,以淳公不食人间烟火的修行生活为背景,通过听泉声来感受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海帆咫尺巳茫茫,况复东林别路长”两句,表达了对淳公修行之路的感慨,虽然路程遥远,但内心已达到一片宁静的境界。
“欲识法云归定处,独看泉畔玉毫光”两句,以“法云”象征修行者的智慧与精神境界,通过观察泉畔的光芒,寓意着修行者内心光明与智慧的显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与淳公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自然美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的高度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