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起南服,摛藻自弱冠
蝉噪薄隋梁,龙跃躏秦汉。
大言或元封,小咏亦贞观。
宛宛乐府词,珠玑烨璀璨。
畸游闽海上,独抱延平剑。
九曲浮清泠,九漈吟泮涣。
飞扬大江楫,踯躅广武战。
何哉九合勋,桓文谬推赞。
前茅受旗鼓,中权属坛坫。
穆穆清风颂,寄我剧三叹。
呜呼哲人颓,往事涕如霰。
琅琊玄草绝,丰社白榆散。
阳春怅谁和,长夜邈难旦。
灼灼倾城姝,昭阳擅飞燕。
凌云羽翮就,泽雾文彩变。
大鹏遇希有,八极眇一盼。
将无笑鸴鸠,会有嘲斥鴳。
俗士迷前筹,达人炳遐算。
奇峰三十六,一一造天半。
为报武夷君,广张幔亭燕。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题为《幔亭篇答黄文学尧衢》。全诗以黄文学的才华与经历为引子,展开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诗中首先赞扬了黄文学从年轻时便才华横溢,其作品如同蝉鸣般响彻隋梁,又如龙腾般跨越秦汉。接着,诗人以“大言”、“小咏”描绘黄文学的创作成就,分别对应元封与贞观时期,显示其作品跨越时空的影响力。随后,诗人通过“乐府词”、“珠玑”等比喻,赞美黄文学作品的精妙与璀璨。
进一步,诗人描述黄文学在闽海的奇异游历,手持延平剑,吟咏于九曲溪畔,九漈之间,其诗歌如同大江之楫,激荡广武战场。诗人在此处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黄文学功勋的赞叹,同时也暗含对历史人物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以“九合勋”、“桓文”等词语,对比黄文学与古代诸侯的功绩,强调其超越时代的贡献。同时,诗人也借“前茅”、“中权”等词汇,描绘黄文学在文学领域的地位与影响。
诗人通过“穆穆清风颂”,表达对黄文学高尚品格的敬仰,并寄予了深深的感叹。随后,诗人以“哲人颓”、“往事涕如霰”等语句,表达了对黄文学逝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琅琊玄草绝”、“丰社白榆散”等景象,象征黄文学作品的消失与历史的遗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人通过“阳春怅谁和”、“长夜邈难旦”等句子,表达了对黄文学作品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盼。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灼灼倾城姝”、“昭阳擅飞燕”等比喻,描绘黄文学作品如同美女般迷人,又如同飞燕般自由。接着,诗人通过“大鹏遇希有”、“八极眇一盼”等句子,表达了对黄文学作品深远影响的赞誉,以及对其超越常规的创新精神的肯定。
最后,“将无笑鸴鸠,会有嘲斥鴳”两句,诗人以鸟喻人,表达了对世俗偏见的讽刺,以及对达者远见卓识的赞赏。诗人通过“奇峰三十六,一一造天半”等句子,描绘黄文学作品如同奇峰般高耸入云,展现了其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整首诗以黄文学的才华与经历为线索,融合历史、自然、文化等多个元素,展现了诗人对黄文学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诗中既有对黄文学个人成就的赞扬,也有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