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既过涧中桥,无限清浪绕全文

既过涧中桥,无限清浪绕

出处:《入庐山十五首
清 · 洪繻
背后负青山,当面对平筱。
虽盘庐山底,仍出众山表。
隐隐苍碧间,禅房出树杪。
古寺号「栖贤」,临流见幽窈。
涧水天上来,转觉瞿塘小。
苏公拟三峡,三峡谁多少!阴沈至渊潭,神龙起昏晓。
寺前五老峰,远远闻啼鸟。
我从海上来,爱此红尘杳。
既过涧中桥,无限清浪绕
复饮招阮泉,秋风双袂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禅意。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将庐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

首句“背后负青山,当面对平筱”,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庐山的雄伟景象,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接着,“虽盘庐山底,仍出众山表”进一步强调了庐山在群山中的独特地位,即使处于低处,也依然高耸于众山之上,展现出其不凡的气魄。

“隐隐苍碧间,禅房出树杪”描绘了庐山中隐匿的禅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祥和。接下来,“古寺号‘栖贤’,临流见幽窈”则点明了这座古寺的名字,并通过“临流”二字,展现了寺庙与流水相伴的静谧之美。

“涧水天上来,转觉瞿塘小”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的涧水与瞿塘峡相比较,突出了庐山涧水的壮观与灵动。而“苏公拟三峡,三峡谁多少!”则是对苏轼诗句的引用与赞美,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叹之情。

“阴沈至渊潭,神龙起昏晓”描绘了庐山深处的神秘与深邃,仿佛隐藏着未知的力量。最后,“寺前五老峰,远远闻啼鸟”以五老峰的巍峨衬托出寺庙的庄严,远处传来的鸟鸣声,更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宗文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庐山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同时,诗中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自然哲学的思考,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