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全文

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

出处:《日食守局
宋 · 方岳
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光天索寞。
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
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消。
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

拼音版原文

zhīqiūyuèshuòtàiyángguāngtiānsuǒ

yōngzhūzuòshūtántánjīnjīngè

huángshòuchéncháobǎiguānbàibiǎoqúnyīnxiāo

míngcháochéngxiāngzuòshùxuānguītángzhī

注释

乙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朔:每月初一。
索寞:寂静、冷清。
辟雍:古代学宫名,这里指太学。
玉皇:道教中对天帝的称呼。
紫宸朝:皇帝接见群臣的地方。
百官:各级官员。
群阴消:比喻阴霾消除。
丞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
宣押:宣布并执行命令。
归堂:返回官署。

翻译

乙巳年的秋天,初七那天,阳光黯淡,天空显得沉闷。
太学里的儒生们坐着读书,谈论古今,内心感到惊讶。
玉皇大帝没有接受紫宸殿的朝拜,官员们呈上的奏章也无法驱散阴霾。
第二天,宰相按照常规礼仪处理事务,宣布押解回堂,一切如常进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日食之景,诗人通过这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与无奈。首句"乙巳之秋七月朔,太阳无光天索寞"刻画出日食时阴沉的天气,天空失去了往日的明亮,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缺乏信心的情绪。接下来的"辟雍诸儒坐读书,谈古谈今自惊愕"表明诗人与友人围坐在一起研讨经典,对比过去与现在,不禁感到震惊,这里的“辟雍”指的是古代的学府,象征着文化传承和智慧的源泉。他们对于历史的沉思与现实的比较,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中间两句"玉皇不受紫宸朝,百官拜表群阴消"则是对朝政的隐喻。诗人用“玉皇”指代天帝,用以比喻最高统治者,而“不受紫宸朝”暗示了统治者的失职或无能,以及政治上的昏庸和混乱。而“百官拜表群阴消”则形象地描绘了官员们在日食之时,进行的种种仪式和奏表,以求天气转晴,但这些行为却显得徒劳无功,只是徒增阴霾。

最后两句"明朝丞相做礼数,宣押归堂只如故"则是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一种反思。诗中的“丞相”指的是宰相,即最高行政长官,而“做礼数”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仪式或正式程序,但这却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缺乏真实的内容和效用。而“宣押归堂只如故”则表明这些政治行为并没有带来任何改变,只是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写日食这一自然现象,以及对历史与当下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