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出处:《吾友晏君弼群丧其良匹作此唁之》
清末近现代初 · 王易
殃祸非一端,爱者胡可死。
丈夫健官骸,不能保妻子。
蚩蚩众生心,大戚尽如此。
岂知太仓中,万化若弹指。
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依稀想声容,终愤不神似。
牵裾幼依依,施衣妪泚泚。
日落启愁城,风来伫新鬼。
此情胡然知,昔我常遘尔。
寄语同病人,达观保其齿。
人命孰逾百,所欠后先耳。
念彼泉下人,弃我犹敝屣。
试令易地居,渠苦我何委。
爱深当虑兹,况君知命理。
丈夫健官骸,不能保妻子。
蚩蚩众生心,大戚尽如此。
岂知太仓中,万化若弹指。
入门殚张目,荆棘在床几。
依稀想声容,终愤不神似。
牵裾幼依依,施衣妪泚泚。
日落启愁城,风来伫新鬼。
此情胡然知,昔我常遘尔。
寄语同病人,达观保其齿。
人命孰逾百,所欠后先耳。
念彼泉下人,弃我犹敝屣。
试令易地居,渠苦我何委。
爱深当虑兹,况君知命理。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晏君弼失去爱侣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中,诗人首先指出人生的不幸并非单一原因,即使再坚强的丈夫也无法确保家人的平安。他感叹众生的悲苦,暗示世事无常,生命的消逝如同太仓之物,转瞬即逝。
诗人描述家中景象,满目疮痍,睹物思人,昔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可复得,只剩下空荡的床榻和依稀的记忆。他对亡者的思念深沉,但现实中的痛苦无法完全重现逝者的神韵。孩子和老人都因失去亲人而悲痛,诗人想象着他们在日落时分开启愁城,面对新来的哀伤。
诗人借此向同样遭受丧亲之痛的朋友传达宽慰,鼓励他们以更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死,因为人生不过百年,早晚都会有别离。他还设想如果换位思考,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痛苦,进一步强调了爱的深度和命运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悲痛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