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
出处:《赠僧足庵》
宋 · 顾逢
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
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
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
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注释
幽居:隐秘的住所。寻:寻找。
高卧:高枕而卧,指隐居生活。
白云深:深远的白云深处。
皆:都。
贪者:贪婪的人。
止心:停止追逐之心。
三衣:僧人的三件日常衣物。
了:度过。
冬夏:一年四季。
一钵:一只食钵。
饱山林:满足山林生活所需。
此外:除此之外。
听松:倾听松涛声。
生绿阴:在绿荫中生长。
翻译
隐居之地难以寻找,高枕于深山白云之间。环顾四周尽是贪婪之人,又有谁能够停下追逐的心呢。
一件僧衣度过四季,一钵食物足以在山林间果腹。
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只有倾听松涛声,在绿荫中感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赠僧足庵》。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僧人的生活景象,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这两句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清幽而难以寻觅,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白云缭绕的深山之中。"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俗之人贪婪之心的批判,反衬出僧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僧人仅凭三件法衣应对四季,一钵食物足以在山林中自给自足,体现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对物质欲望的放下。最后两句"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更是点出了僧人生活的简单纯粹,除了倾听松涛声和欣赏绿荫,别无他求,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赠僧为题,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传达出对清静无为、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