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我待,日月斯迈征
或生歆慕意,方士争愚君。
政彻既多欲,仙材隔几尘。
澄神黜黜秽,有时翻黄庭。
年少不我待,日月斯迈征。
含霞饮沆瀣,聊助神气清。
何须超大壑,濯发晞昆崙。
天道有常运,过化续者新。
长生非受命,莫使邪念兴。
澹然养至德,自可康颓龄。
古今共一理,万法同一心。
世事互起灭,反覆如棋枰。
赤松事黄帝,至今何不泯。
安期干楚羽,对奕非邪真。
徐公何为者,得得扪萝寻。
惝恍纪一梦,浩不知涯津。
驰神上无极,竭思下无垠。
长吟追去古,抗论贻来今。
于我政无益,默计空辛勤。
不如素心友,相与尊旧闻。
圣道无隐显,人心有晦明。
正论叹剥蚀,危如丝一纶。
举世闯月窟,何人开天根。
浮华正焰焰,元气方堙沦。
毋起远游念,而起凡子评。
为学有精要,莫作隔壁听。
渊源祛滞吝,德义开胸襟。
毁誉何足问,死生何足论。
饥食渴而饮,愿为尧舜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柏的《和立斋芙蓉观三十韵》,是一首咏叹仙道与修身养性之美好的诗篇。全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道法的向往和追求。
开篇“我观神仙传,诡幻何纷纭”立即引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神仙家传记的关注与探究。紧接着,“或生歆慕意,方士争愚君”则描绘了人们对仙道的不同态度,有的追求真谛,有的则陷于迷信。
“政彻既多欲,仙材隔几尘”一句,则表现出世间纷扰复杂的现实与追求仙道之难。接着,“澄神黜黜秽,有时翻黄庭”表达了作者对于心性修养的重视,以及对道教内丹术的信守。
“年少不我待,日月斯迈征”则是感叹光阴似箭,人生易逝,应早立志追求长生之道。下文“含霞饮沆瀣,聊助神气清”则写出了作者通过修行以达到心灵澄明的状态。
在诗的中段,“何须超大壑,濯发晞昆崙”表达了对传统仙道观念的一种超越,而“天道有常运,过化续者新”则是说自然法则不变,但个人修行可致变化。
“长生非受命,莫使邪念兴”警示人们追求长生不应依赖外在之物,要防止杂念的产生。紧接着,“澹然养至德,自可康颓龄”表达了通过淡泊明志来修养品德,从而达到延年益寿。
“古今共一理,万法同一心”则是说历史与现代、各种修行方法归根到底都是一个真理和一颗追求真我的心。下文“世事互起灭,反覆如棋枰”则描绘了世间事物无常,如同棋局的变化。
接下来,“赤松事黄帝,至今何不泯”表达了对古代仙人的仰慕与追寻。而“安期干楚羽,对奕非邪真”则是说历史上的仙人安期以其真诚之心修行,不为世俗所惑。
“徐公何为者,得得扪萝寻”则写出了对古代道士徐公的追忆及其修行方法。下文“惝恍纪一梦,浩不知涯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岁月如同梦境难以捉摸的感慨。
至于“驰神上无极,竭思下无垠”则是说心灵飞扬,无所不能到达;思想深邃,如同无法触及的深渊。紧接着,“长吟追去古,抗论贻来今”表达了作者通过吟咏古诗文以寻求智慧和传承。
“于我政无益,默计空辛勤”则是说对于个人修行而言,世间的功名利禄并无裨益,而应静心思考,不为外物所扰。下文“不如素心友,相与尊旧闻”则表达了对纯真之友的珍视,以及对古代智慧传承的尊崇。
“圣道无隐显,人心有晦明”则是说正道自在,不须强为,而人的心性或昏或明。紧接着,“正论叹剥蚀,危如丝一纶”表达了对于正义的讨论,如同细丝易断,需要谨慎。
“举世闯月窟,何人开天根”则写出了人们对于探索自然奥秘和宇宙之根源的渴望。下文“浮华正焰焰,元气方堙沦”表达了对物质世界光鲜外表与内在真性的辨识。
最后,“毋起远游念,而起凡子评”则是说作者对于仙道的向往和对世俗之子的批判。而“为学有精要,莫作隔壁听”则告诫人们学习应深入理解,不应浅尝辄止。
全诗通过对仙道与修身养性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脱凡尘、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以及对内在真理的探索和智慧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