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出处:《汉老弟寄示雪诗倡和已成轴矣因次韵 其三》
宋 · 虞俦
飞洒羞明不肯朝,徘徊待伴未全消。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
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
璧月半规开水面,玉龙千丈转山腰。
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日雪景,诗人虞俦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雪花的动态美。首句“飞洒羞明不肯朝”形象地写出雪花在黎明时分悄然飘落,不愿打扰明亮的世界。次句“徘徊待伴未全消”则展现出雪花轻盈的姿态,它们在空中飘舞,等待同伴汇聚成更大的规模。
“将花著袂元无迹,认柳吹绵别有条”这两句通过比喻,形容雪花轻轻附着在衣袂上,不留痕迹,而飘过柳树时,仿佛在编织出独特的图案。诗人运用“璧月半规”和“玉龙千丈”来描绘雪后的景色,如弯月倒映在水面,长长的雪线在山腰盘旋,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玄冥已自呈三白,青帝何须又一飘”中,“玄冥”是北方冬神,这里指雪的降临;“青帝”则是春天之神,诗人说即使春天来临,雪花也不愿离去,再次飘洒,增添了冬日的韵味。
整体来看,虞俦的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展现了雪的纯洁与静美,表达了对冬日景象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