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全文

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

唐 · 元稹
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
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
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

注释

颠倒:混乱,指道德观念等的错乱。
世人心:世人的心思、观念。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
乏公是:缺乏公正的是非标准。
真赏:真正懂得鉴赏。
画不成:无法完全通过绘画表达。
画赏:从画中欣赏到的。
真相似:与真实非常相像。
丹青:绘画,此处代指画家或绘画艺术。
各所尚:各有偏好或崇尚的风格。
工拙:技艺的精巧与笨拙。
何足恃:不足以依赖。
求此:追求这种。
妄中精:在虚妄之中寻找精妙之处。
嗟哉:叹息声,表示感慨。
子华子:这里可能指代有智慧或能洞察本质的人。

翻译

世人之心颠倒错乱,纷纷扰扰缺乏公正的是非观。
真正的鉴赏无法仅凭画作呈现,而画中所赏却与真实颇为相似。
画家各有偏爱的风格,技艺的巧拙怎能作为依赖。
在虚妄中寻求精妙,哎,可叹啊,像子华子这样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杨子华画三首(其三)》。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画家技艺和艺术鉴赏的深刻见解。

颠倒世人心,纷纷乏公是。这两句点出了常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往往会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真实价值。世人的情感容易被外在的华丽装饰所颠倒,而不注重内涵。

真赏画不成,画赏真相似。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艺术鉴赏应该寻求作品的真实之美,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巧展示上。只有当欣赏者能够超越外表去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的真实之美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鉴赏。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这两句则提出了艺术创作中对技术的态度。无论是精通技艺还是略知皮毛,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情感表达,而非单纯追求技巧的高低。

求此妄中精,嗟哉子华子。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画家杨子华的赞赏与期待。诗人在肯定其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寄予深厚的情感,希望他能够在这充满迷惑和误解的世界中寻找到真正的艺术精髓。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元稹对艺术鉴赏的独到见解,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真实美学追求的坚持和他的深刻艺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