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出处:《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
宋 · 苏轼
我在黄楼上,欲作黄楼诗。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忽得故人书,中有黄楼词。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
楚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
我诗无杰句,万景骄莫随。
夫子独何妙,雨雹散雷椎。
雄辞杂今古,中有屈、宋姿。
南山多磬石,清滑如流脂。
朱蜡为摹刻,细妙分毫釐。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注释
黄楼:诗人所在的楼阁。故人:老朋友。
黄楼词:关于黄楼的诗词。
十丈:形容楼的高度。
五丈旗:巨大的旗帜。
楚山:指代远方的山脉。
泗水:河流名,此处可能象征水源。
杰句:出色的诗句。
雄辞:雄壮的文辞。
屈、宋姿:指屈原和宋玉的才情风格。
磬石:一种坚硬的石头,常用于制作乐器。
朱蜡:红色的蜡料,用于雕刻。
摹刻:雕刻或描绘。
来者:未来能看到这些的人。
翻译
我在黄楼上,想要创作黄楼的诗篇。忽然收到老朋友的信,里面竟有黄楼的诗词。
黄楼高耸入云,底下竖立着五丈高的旗帜。
以楚山作为城墙,用泗水作为护城河。
我的诗没有华丽的句子,但万千景色都难以超越。
先生的诗才真是奇妙,如雨雹散落,震撼人心。
他的言辞雄浑,融合古今风格,仿佛屈原、宋玉的风范。
南山盛产磬石,光滑如流动的油脂。
用朱红蜡刻画,精细到毫厘之间。
美好的地方不易察觉,但未来定有人能领悟。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黄楼之上,得友人来书并附黄楼词,触发创作欲望。黄楼高耸,旗帜飘扬,与楚山泗水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图景。诗人自谦无出奇之句,却赞叹友人之辞妙绝,融合古今,屈原、宋玉风姿俱在。
南山磬石滑顺如脂,朱红蜡烛细刻入微,形象鲜明。此景此情,不易为人所识,但诗人相信将来必有知音者赏析其妙。全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表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文学创作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与高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