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人物归司命,二老儒臣筦吏铨
出处:《寄伯宣尚书士常吏侍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林下休官已七年,新闻偶到白云边。
一时人物归司命,二老儒臣筦吏铨。
严子钓台跧旧隐,山公启事玷群贤。
驱驰力尽心徒在,聊信归鸿寄短篇。
一时人物归司命,二老儒臣筦吏铨。
严子钓台跧旧隐,山公启事玷群贤。
驱驰力尽心徒在,聊信归鸿寄短篇。
注释
林下:山林之中。休官:辞官。
白云边:高远的山林。
一时:当前。
人物:杰出人物。
归司命:归于天命。
二老儒臣:两位年长的儒臣。
筦吏铨:管理官员选拔。
严子钓台:严子陵的钓鱼台(历史人物)。
旧隐:过去的隐居地。
玷:玷污。
群贤:众多贤能之人。
驱驰:奔波劳碌。
心徒在:内心仍在。
聊信:姑且相信。
归鸿:归雁。
短篇:简短的文章。
翻译
我已经在山林中辞去官职七年了,偶尔听到一些新消息来自那白云缭绕的地方。那些杰出的人物如今归于天命的安排,两位年迈的儒臣负责官员的选拔和考核工作。
严子的钓鱼台依旧隐藏着我过去的隐居生活,山公的启事却玷污了众多贤能之士的名声。
尽管奔波劳碌,身心疲惫,但内心仍在,姑且借归雁传递这一篇简短的诗篇以抒发情感。
鉴赏
诗人在林下隐居已久,偶尔听到远方的新闻,感到世事变迁,人事全非。诗中提到的“一时人物”、“二老儒臣”等,都是对过去时代和人物的一种怀念。而“严子钓台跧旧隐,山公启事玷群贤”,则是说严子在钓台隐居,山公处理政事,考核众位贤能之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虽身处远离尘世的山林,但仍心系国家大事,无力回天,只好通过书信与朋友交流思想感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无为的心境,既有对过去美好时代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语言古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