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次饫壮观,笔端快孤骞
出处:《答及甫和 其一》
宋 · 洪咨夔
束发读连山,端倪识乾坤。
欲辨南北戒,须窥越胡门。
藏书探禹穴,乘槎穷灵源。
平生蓬矢志,到处屐齿痕。
脚方西湖脱,眼已青丘吞。
长风一苇航,急浪万里奔。
易艬溯月峡,讯程指新繁。
江行大玉篆,星垂小铜浑。
风俗异东吴,气候如南恩。
青壁拔地起,黄流从天翻。
身随五两动,命恃百丈存。
山灵迎我来,林影罗旌幡。
川妃导我去,涛声合钟埙。
蛟龙蛰渊底,虎豹潜崖根。
间逢偓期语,尽辟夔魍魂。
有祠扁汶川,倚山坐平原。
已绝白狗渡,尚望黄牛蹲。
要神楚怀糈,赉福鲁致糈。
力护重险济,兆应匪寇婚。
欧以异梦纪,苏以定分论。
君诗班其间,压倒白与元。
短窗箬叶蓬,浊酒椰子尊。
肯来共吸鲸,有味过解鼋。
磴藓挹晓润,岩葩借春温。
郊丁趁虚集,滩户射利喧。
巢云屋鳞鳞,锄月坡反反。
棕花荐甘芳,竹枝写辛酸。
是中有佳趣,所在留行轩。
胸次饫壮观,笔端快孤骞。
一朝簿书来,能令目眵昏。
欲辨南北戒,须窥越胡门。
藏书探禹穴,乘槎穷灵源。
平生蓬矢志,到处屐齿痕。
脚方西湖脱,眼已青丘吞。
长风一苇航,急浪万里奔。
易艬溯月峡,讯程指新繁。
江行大玉篆,星垂小铜浑。
风俗异东吴,气候如南恩。
青壁拔地起,黄流从天翻。
身随五两动,命恃百丈存。
山灵迎我来,林影罗旌幡。
川妃导我去,涛声合钟埙。
蛟龙蛰渊底,虎豹潜崖根。
间逢偓期语,尽辟夔魍魂。
有祠扁汶川,倚山坐平原。
已绝白狗渡,尚望黄牛蹲。
要神楚怀糈,赉福鲁致糈。
力护重险济,兆应匪寇婚。
欧以异梦纪,苏以定分论。
君诗班其间,压倒白与元。
短窗箬叶蓬,浊酒椰子尊。
肯来共吸鲸,有味过解鼋。
磴藓挹晓润,岩葩借春温。
郊丁趁虚集,滩户射利喧。
巢云屋鳞鳞,锄月坡反反。
棕花荐甘芳,竹枝写辛酸。
是中有佳趣,所在留行轩。
胸次饫壮观,笔端快孤骞。
一朝簿书来,能令目眵昏。
注释
束发:指青少年时期。连山:古代占卜书籍。
端倪:初步认识。
南北戒:辨别方向。
越胡门:越地或胡地,泛指远方。
禹穴:大禹治水遗迹。
乘槎:古代神话中的乘木筏入海。
灵源:神秘的水源或知识源泉。
蓬矢:比喻坚定的志向。
西湖脱:踏上西湖土地。
青丘吞:眼界开阔如青丘。
长风:大风。
月峡:江中的险要地段。
大玉篆:形容江水波澜壮阔。
小铜浑:形容星星密集如小铜壶。
风俗:地方习俗。
欧以:诗人名,欧以。
簿书:公文、账册。
眵昏:视力模糊。
翻译
少年时研读《连山》,初步理解天地之道。想要分辨南北方向,必须深入越胡之地观察。
探寻藏书,如同挖掘大禹遗迹,探索神秘源头。
一生追求像蓬草般坚定,足迹遍布各地。
刚踏上西湖的土地,眼界已超越青丘的壮丽。
乘着一叶苇舟,穿越万里急浪,航行在江面。
易艬逆流而上月峡,行程指向新的繁盛之地。
江中行驶如大玉篆,星辰低垂如小铜壶。
风俗与东吴不同,气候似南国恩惠。
峭壁直插云霄,黄河水从天际倾泻。
身体随风向五两旗摇摆,命运依赖百丈高山支撑。
山灵迎接我,林影环绕旗帜。
川中女神引导我前行,涛声如钟与埙共鸣。
蛟龙沉睡深渊,虎豹隐匿崖根。
偶遇偓期般的智者,驱散邪魔之魂。
汶川有祠堂,倚山而建,坐于平原之上。
白狗渡口已消失,仍期待黄牛山的雄伟。
祈求楚怀王的神灵赐福,鲁国也献上祭祀。
力量保护险阻,吉祥征兆非战乱。
欧以异梦记述,苏以公正论断。
你的诗作位列其中,超越白居易和元稹。
简陋的窗户,用箬叶蓬装饰,浊酒盛在椰子杯中。
你若肯来共享鲸鱼美餐,那滋味胜过解鼋。
石阶上的苔藓汲取晨露,岩花借春日温暖。
农夫趁空闲聚集,滩边人家忙于谋利。
云雾缭绕的房屋鳞次栉比,月光下的山坡反照。
棕榈花献上甘甜,竹枝诉说辛酸。
这其中有无尽乐趣,让人流连忘返。
胸中饱览壮丽景色,笔下挥洒自由。
一旦公文堆积,眼前事物变得模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答及甫和(其一)》,通过描绘读书人的求知探索,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人自幼好学,深入探究宇宙奥秘,足迹遍布各地,有着坚定的志向。他游历江南,感受到各地风俗气候的差异,赞美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江流、祠庙等。诗中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如蛟龙、巫峡等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述自己在艰险中航行,面对各种挑战,凭借智慧和勇气前行。他对朋友的邀请表示欢迎,期待共享知识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诗的结尾部分,诗人感叹日常公务繁忙,但仍不忘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