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门不用询名姓,此地多来问字人
出处:《申州访大复先生旧宅寄怀启图太史》
明 · 欧大任
一代名家大雅新,胎簪山色尚嶙峋。
紬书石室今良史,典秘兰台有世臣。
策杖我寻浉水月,挥鞭君醉蓟城春。
应门不用询名姓,此地多来问字人。
紬书石室今良史,典秘兰台有世臣。
策杖我寻浉水月,挥鞭君醉蓟城春。
应门不用询名姓,此地多来问字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申州访大复先生旧宅寄怀启图太史》,通过诗中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首联“一代名家大雅新,胎簪山色尚嶙峋”开篇即赞美了大复先生作为一代名家的非凡才情和高尚品德,即使是在自然山水中,其精神风貌依然如初,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之气。
颔联“紬书石室今良史,典秘兰台有世臣”进一步赞扬了大复先生在历史文献整理和保存方面的卓越贡献,将他比作良史和世臣,强调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颈联“策杖我寻浉水月,挥鞭君醉蓟城春”则通过诗人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大复先生的追思之情。诗人独自一人,手持拐杖,沿着浉水寻找月光下的足迹,而远方的朋友则在蓟城的春天里尽情畅饮,两幅画面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大复先生的怀念,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尾联“应门不用询名姓,此地多来问字人”则点明了大复先生在后人心中的地位,即使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和学问仍然吸引着后来者前来学习和探讨,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不朽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大复先生及其事迹的追忆,不仅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