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出处:《江行吊宋齐邱》
宋 · 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
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
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尝笑:曾经嘲笑。韩非:战国思想家,著有《韩非子》。
死说难:因言论而遭难。
先生:指诗人自己或尊称他人。
事业:指先生的学问或事业。
最相关:密切相关。
父子君臣际: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揖逊:拱手礼让,象征和平。
秋浦山:地名,位于今安徽池州。
丹阳:地名,古代属江苏。
晚风闲:夜晚的风显得宁静。
可怜:可惜。
长江水:泛指长江。
渠侬:他们,指某些人。
厚颜:厚脸皮,形容不知羞耻。
翻译
曾经嘲笑韩非因言论受难,先生的事业与此紧密相连。他的智慧能让父子君臣关系和谐,常常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展现。
秋浦山高,明月当空,丹阳人离去后,夜晚的风显得格外悠闲。
多么可惜,那滔滔江水千年如斯,却未能洗净他们的厚颜无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江行吊宋齐邱》,通过对韩非子的典故和对宋齐邱事迹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尝笑韩非死说难”暗指宋齐邱的结局,接着“先生事业最相关”表明诗人认为宋齐邱的作为与韩非的智慧有所关联。后两句“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描绘了宋齐邱在复杂政治环境中处理关系的能力,既有战争也有和平。
“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暗示宋齐邱的离去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最后,“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以长江水的无情反衬宋齐邱的世故与厚颜,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批判和对历史公正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吊古抒怀的方式,既赞扬了宋齐邱的政治手腕,又揭示了他的不足,体现了辛弃疾深沉的历史观和道德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