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一棺荒荠合,破篱三径夜乌悲
出处:《哭坦居五弟》
清 · 戴亨
三十才过命已隳,天生大器竟何为。
谁咨孔坦临终略,不愧曾参启足时。
野寺一棺荒荠合,破篱三径夜乌悲。
何堪把臂论文地,衰草寒花寂寞滋。
谁咨孔坦临终略,不愧曾参启足时。
野寺一棺荒荠合,破篱三径夜乌悲。
何堪把臂论文地,衰草寒花寂寞滋。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戴亨所作的《哭坦居五弟(其五)》。诗中表达了对亡弟坦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三十才过命已隳,天生大器竟何为。”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感叹弟弟在三十岁年纪轻轻之时,生命已经消逝,原本天赋异禀的大才却未能施展,引人深思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颔联“谁咨孔坦临终略,不愧曾参启足时。”借用典故,将亡弟与孔子弟子孔坦、曾参相提并论,暗示亡弟虽早逝,但其人格与德行足以媲美圣贤,表达了对亡弟高尚品德的赞美。
颈联“野寺一棺荒荠合,破篱三径夜乌悲。”描绘了亡弟安葬之地的凄凉景象,野寺、荒荠、破篱、夜乌,营造出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寄托了诗人对亡弟的哀思与怀念。
尾联“何堪把臂论文地,衰草寒花寂寞滋。”进一步深化情感,想象如果还能与亡弟共处一室,探讨学问,那将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场景。然而现实却是衰草寒花,寂寞滋生,表达了诗人对亡弟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失去与之共度时光机会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亡弟的深情悼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