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石塘山水好,溪浸冰壶四山绕
出处:《石塘旧隐歌为泰和萧文学赋》
明 · 乌斯道
我闻石塘山水好,溪浸冰壶四山绕。
上山回首望前山,更有三华似三岛。
人家簇簇如桃源,不餐松柏身自仙。
耕山百亩烧野火,凿池半顷通溪泉。
君家有书常满屋,读尽还听子孙读。
石塘帘捲隔溪云,前后清阴散松竹。
每逢佳节酒筵开,只与邻翁相往来。
昨日寻花入林去,今日采药缘山回。
早语儿郎纳租税,莫召喧呼打门吏。
年年如此不出山,遮莫渔郎引人至。
上山回首望前山,更有三华似三岛。
人家簇簇如桃源,不餐松柏身自仙。
耕山百亩烧野火,凿池半顷通溪泉。
君家有书常满屋,读尽还听子孙读。
石塘帘捲隔溪云,前后清阴散松竹。
每逢佳节酒筵开,只与邻翁相往来。
昨日寻花入林去,今日采药缘山回。
早语儿郎纳租税,莫召喧呼打门吏。
年年如此不出山,遮莫渔郎引人至。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石塘旧隐歌》描绘了一处宁静而美丽的山居环境。首句“我闻石塘山水好”,以直接的赞美开启,接着通过“溪浸冰壶”、“四山绕”等词句,展现出山水的清澈与环绕之境。诗人上山后,感叹“更有三华似三岛”,形容山景如仙境,令人向往。
“人家簇簇如桃源”一句,运用了桃花源的典故,形容村庄的隐秘与和谐,居民生活仿佛超脱尘世。“不餐松柏身自仙”则表达了人们生活的自然与超然状态。接下来描述了农耕生活和对知识的珍视,“耕山百亩”、“凿池半顷”与“君家有书常满屋”,体现了农耕文明与书香门第的结合。
诗中诗人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与邻居友好交往,过着远离尘嚣的日子。“早语儿郎纳租税”表明他对农事的重视,而“遮莫渔郎引人至”则表达了他坚守隐逸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石塘山水、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超脱,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