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全文

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唐 · 赵嘏
牢山望断绝尘氛,滟滟河西拂地云。
谁见鲁儒持汉节,玉关降尽可汗军

注释

牢山:形容山势险峻或偏远。
绝尘氛:隔绝尘世的纷扰。
滟滟:形容水波闪动的样子。
河西:指黄河以西地区。
玉关:古代边关名,这里指边关之地。
可汗军:指敌对军队,古时少数民族对君主的尊称。

翻译

在牢山处远望,只见一片尘埃消失,河西的水波闪耀如云拂过大地。
谁能见到鲁地的儒生手持汉朝使节,使得玉门关外的敌军全部投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表达对出使官员的赞美之情的诗句。开篇“牢山望断绝尘氛”一句,通过“牢山”的高峻形象,传递了一种遥望中所感受到的壮阔与孤独,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尘嚣的意境。“滟滟河西拂地云”则是对边塞景色的描绘,河流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与天际相接,形成一片苍茫之中仿佛可以触及天空的壮丽画面。

接着“谁见鲁儒持汉节”这句,通过历史上的典故——鲁迅持节守信的形象,来赞美诗中的主角,从翁中丞不仅是位高级官员,更是一位忠诚履行使命之人。最后,“玉关降尽可汗军”则表达了对从翁中丞出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的赞扬,玉关即边疆要塞,可汗军指的是北方民族的军队,这里用“降尽”来形容其军事上的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赵嘏在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边塞题材和对英雄人物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