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出处:《送罗与敬归西昌》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送罗与敬归西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首句“石龙矶畔多芳草”,点出离别之地的环境,芳草萋萋,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次句“游子忆家春已老”暗示春天将逝,寓言友人归乡心切。
“水北杨花扑地飞”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远行,而“旁人漫道飞花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旁人不解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滨”表达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不舍。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运用了形象的自然景观,以黄鹄孤飞和落日风起的意象,寄寓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的寂寥。诗人继续描述友人的行程,“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点出友人渐行渐远,进入西昌之路。接下来的诗句中,“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描绘了远方景色的迷茫,暗示友人归家之路遥远而迷茫。
最后,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收束,“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表达了对友人家园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孤独归家的牵挂。“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以闺中女子的梦境和樱桃树寄托了无尽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送别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归乡旅程的关切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