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唐 · 白居易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
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
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
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
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
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
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
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
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
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
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
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
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
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
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
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
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
以我今朝意,忆君此夜心。
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注释
永寿寺:古代的一座寺庙名。新昌坊: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是城市的坊市。
蓝田路:蓝田,地名,这里指道路。
商山:位于陕西省的一座山。
手札:手写的书信。
迁谪:古代指官员被贬谪。
阳城山馆:阳城,地名,山中的馆舍。
复道:古代的一种建筑,多层的通道。
桐花诗:以桐花为主题的诗作。
一何深:多么深沉。
翻译
在永寿寺中交谈,分手于新昌坊北。回来流了几行泪,悲伤的是你的事情而非你本人。
漫长的蓝田之路,你离去后音讯全无。
估计你现在的位置,已经过了商山北面。
昨夜云朵散开,千里之地共赏同一轮月色。
清晨醒来梦见你,应该是你想我了。
梦中握着你的手,问你近况如何。
你说非常想念我,却无人可以寄信。
醒来还没来得及说话,敲门声已咚咚响起。
说是商州的使者,送来你的一封信。
在床上猛然惊醒,匆忙穿戴好衣裳。
打开信封看到你的亲笔信,一纸共十三行。
上面谈论被贬的心境,下面说到离别的愁肠。
心意还未完全表达完,来不及寒暄近况。
这封信是昨晚写的,那时夜宿在商州东面。
独自对着孤灯坐着,身处阳城的山馆之中。
夜深写信完毕,山间的月亮已向西倾斜。
月光下有什么呢,只有一树盛开的紫桐花。
桐花半落的时候,我在高架通道上深深思念你。
信的背后还附有写给我的桐花诗。
桐花诗共有八韵,情思多么深厚。
以我今日的心情,回忆你那个夜晚的心意。
一封信读了三遍,每一句都反复吟诵。
珍视这八十字的信,每个字都如同金子般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和书信往来的温馨场景。诗中通过“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哀伤,而“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精神相通。梦境中的交谈和书信的往返,是诗人情感寄托的手段,也是表达思念之深的方式。“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一句,透露出诗人欲言又止的情怀。
在“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这几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而“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则描绘了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景象,并以此作为寄托情感的载体。
诗中的最后一段“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信的珍视,以及文字背后的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刻画,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情谊与通信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