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
出处:《赠贡士王志浩赴东莞训导》
明 · 金幼孜
东风三月莺乱啼,都门冠盖相追随。
乡人故旧领除命,布衣一日生光辉。
王郎素非寻常者,浩气凌霄绝潇洒。
昔年充贡登成均,万里青云重光价。
已看蟾宫擢高枝,复闻战艺来春闱。
霜蹄暂蹶未为失,一官雅称克儒师。
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
梅雨连村旅舍昏,林阴满地邮亭午。
悬知到日夏方深,杏坛昼永分清阴。
皋比日宴说经史,座间济济皆青衿。
况当圣治文明日,宵旰孜孜在儒术。
兹行仰体圣明心,作育群才须努力。
朝回送别惜匆忙,且尽花前酒一觞。
岭南若遇回京使,犹待椷书寄玉堂。
乡人故旧领除命,布衣一日生光辉。
王郎素非寻常者,浩气凌霄绝潇洒。
昔年充贡登成均,万里青云重光价。
已看蟾宫擢高枝,复闻战艺来春闱。
霜蹄暂蹶未为失,一官雅称克儒师。
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
梅雨连村旅舍昏,林阴满地邮亭午。
悬知到日夏方深,杏坛昼永分清阴。
皋比日宴说经史,座间济济皆青衿。
况当圣治文明日,宵旰孜孜在儒术。
兹行仰体圣明心,作育群才须努力。
朝回送别惜匆忙,且尽花前酒一觞。
岭南若遇回京使,犹待椷书寄玉堂。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金幼孜对即将赴任东莞训导的贡士王志浩的赠别与勉励之情。开篇以“东风三月莺乱啼”起兴,渲染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映衬出王志浩即将踏上新旅程的喜悦与希望。接着,“都门冠盖相追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王志浩受到乡人故旧的热烈欢迎与支持,布衣之身因得到任命而焕发出光彩。
诗人进一步赞扬了王志浩的非凡才能与高尚品格:“王郎素非寻常者,浩气凌霄绝潇洒。”他曾在成均(即国子监)受学,后登科入仕,展现了万里青云般的成就与价值。诗中提到王志浩曾因一时挫折(“霜蹄暂蹶未为失”)而暂时跌倒,但最终凭借才华与品行,成为了一名合适的儒师。
接下来,诗人展望了王志浩赴任后的场景:“番禺南望渺何许,便道还能过乡土。”表达了对王志浩未来旅途的关切与期待。在岭南的旅途中,梅雨季节的昏暗与邮亭午后的宁静形成对比,预示着旅途中的挑战与宁静时刻。诗中还描绘了王志浩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况当圣治文明日,宵旰孜孜在儒术。”强调了在圣明君主治理下的时代,教育与儒家学问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志浩此行的期许与祝福:“兹行仰体圣明心,作育群才须努力。”希望王志浩能肩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不辜负圣明君主的期望。在离别之际,诗人也表达了对王志浩的不舍与祝愿:“朝回送别惜匆忙,且尽花前酒一觞。”并预想将来若有机会,仍会通过使者传递书信,保持联系。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王志浩的个人成就与品德,又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