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一曲搅归梦,与子共赋临流诗
出处:《次韵徐景说赠安象祖》
宋 · 高斯得
千仞岗头孤凤飞,翰林万族惊且啼。
桐江得树一栖息,足以慰我饥渴思。
飘然径度烂柯去,再仪天陛来何时。
子今追逐一何远,所期不负平生知。
独惭托我非所任,泌水洋洋难疗饥。
夜光明月要人识,而我何知和与隋。
端人择友必有取,定交从此夫何疑。
长安绿槐十二街,五都游客争奔驰。
咄哉掉臂不肯住,来同圣路乘坚肥。
嗟余旧学荒已久,安能扣击探玄机。
世事举目已可知,淹留此土终何为。
苕溪一曲搅归梦,与子共赋临流诗。
桐江得树一栖息,足以慰我饥渴思。
飘然径度烂柯去,再仪天陛来何时。
子今追逐一何远,所期不负平生知。
独惭托我非所任,泌水洋洋难疗饥。
夜光明月要人识,而我何知和与隋。
端人择友必有取,定交从此夫何疑。
长安绿槐十二街,五都游客争奔驰。
咄哉掉臂不肯住,来同圣路乘坚肥。
嗟余旧学荒已久,安能扣击探玄机。
世事举目已可知,淹留此土终何为。
苕溪一曲搅归梦,与子共赋临流诗。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千仞:极高峻。孤凤:孤独的凤凰。
翰林:宫廷中的学者。
桐江:地名,浙江桐庐江。
一栖息:暂时停留。
慰:安慰。
烂柯去:典故,比喻时光流逝。
天陛:皇宫。
何时:何时。
追逐:追求。
不负:不辜负。
平生知:一生的朋友。
托我:委托我。
非所任:不能胜任。
洋洋:水流盛大。
夜光:明亮的月光。
端人:正直的人。
择友:选择朋友。
定交:确定友谊。
长安:古都长安。
五都:古代五个大都市。
奔驰:往来穿梭。
咄哉:感叹词。
掉臂:甩手。
坚肥:坚固肥沃的道路。
玄机:深奥的道理。
淹留:长久停留。
何为:为何做。
归梦:归乡之梦。
临流诗:在河边的诗。
翻译
在千仞高的山岗上,孤凤独自飞翔,翰林中的各种鸟儿震惊并哀鸣。在桐江边找到一棵树栖息,足以安慰我那渴望的心灵。
我飘然而过,像烂柯山的仙人离去,不知何时能再次回到朝廷。
你如今追求的目标多么遥远,只希望不辜负一生的知己。
我独自惭愧,未能胜任你的寄托,泌水浩荡也难以解我饥饿。
明亮的夜晚月亮昭示着真理,但我又能理解多少呢?
正直的人选择朋友必定有所依据,我们的友谊从这里开始,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长安城中绿槐夹道的十二街,各地的游客纷纷赶来游览。
哎呀,你甩开手臂不愿停留,要与我一同踏上圣贤的道路。
我的旧学荒废已久,怎能深入探究深奥的道理。
世间之事一眼可见,我在此地滞留究竟为何?
苕溪的流水搅动了我的归乡之梦,让我们一起在河边吟诗作赋。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孤凤翱翔千仞岗头的景象,引发翰林百鸟的惊叹与哀啼。诗人感慨自己如孤凤般在仕途上漂泊,暂借桐江之畔栖身,聊以慰藉内心渴望。他期待着重返朝廷,但又感叹时运不济,自愧未能胜任重任。诗人引用“泌水”意指困境难以解脱,同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正的知己会选择并信任自己。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长安繁华的景象,以及自己不愿停留于世俗,而是追求圣贤之道的决心。他自谦学问荒疏,难以深入探讨深奥的道理,感叹世事易见,但仍不知所终。最后,诗人被苕溪的流水触动归乡之情,愿与友人一同临流赋诗,寄托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