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出处:《又赋 其四》
宋 · 文天祥
骤雨知何处,一溪秋水生。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
注释
骤雨:突如其来的雨。生:产生,出现。
苦吟:艰难地吟诗。
肩鹤:形容诗人消瘦如鹤。
耳蝉鸣:耳边蝉鸣声。
隐几:倚着几案。
便睡:随意入睡。
倦行:疲惫的行程。
山深:深山之中。
乞:请求。
半窗清:半扇窗户的清凉。
翻译
骤雨过后不知它来自何方,一条小溪泛起秋天的波光。苦于诗思枯竭,肩头瘦得像鹤;疾病缠身,耳边只有蝉鸣声声。
倚着几案只想沉睡,背着行囊长途跋涉已感疲倦。
在这深山明亮的月夜里,只求能有一半窗户的清风入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心态。
“骤雨知何处,一溪秋水生。”两句以清新自然的情趣开始,骤雨过后,一溪秋水因而变得更加清澈,这是对静谧生活的喜悦与赞美。
“苦吟肩鹤瘦,多病耳蝉鸣。”诗人通过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传达了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表现了一种超脱红尘、不为物累的情怀。
“隐几惟便睡,挑包正倦行。”这里描写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隐几而睡,挑包而行,既是对隐逸生涯的真实写照,也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山深明月夜,乞我半窗清。”最后两句则将景物与自己的愿望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夜晚、清澈月光的向往,以及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