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出处:《早炊杨家塘》
宋 · 杨万里
枯树藤为叶,遥峰石作鬟。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
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
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
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枯树:形容树木枯萎。藤:一种攀缘植物。
遥峰:远处的山峰。
石作鬟:比喻山峰形状像女子的发髻。
如何:为什么。
劝:劝告,鼓励。
加餐:增加饮食,指吃饭。
浙界:浙江的边界。
残零:残破零落。
江东:古时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称呼。
炊烟:烧火做饭产生的烟雾。
恋:依恋,留恋。
茅店:简陋的小客店,茅草盖的房屋。
飞出:升腾起来。
飞还:飘忽不定地返回。
翻译
枯萎的树干上藤蔓当作叶子,远处的山峰像石头编成的发髻。为何每走一段路,都不主动劝自己多添些食物呢?
浙江的边界处满是残破零落,江东近在咫尺之间。
炊烟依恋着茅草小店,升腾起来却又飘忽不定地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枯树藤为叶"一句,以枯树与藤蔓相依为喻,形象地表现出生命力顽强不屈的意境。紧接着"遥峰石作鬟"则将远处山峰比作女性的发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细致和想象丰富。
"如何每行路,不劝自加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漫步中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脚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这里的"加餐"不仅指食物,也有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接下来的"浙界残零处,江东咫尺间"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是一个位于浙江(浙)与江东之间的小小空间。这里的"咫尺"形容距离之近,用词恰当。
最后两句"炊烟恋茅店,飞出却飞还"捕捉到了早晨炊烟升腾的情景,那炊烟似乎有生命,它恋着茅屋,却又随风飘逸,最终又回归。这种描写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自在的田园情怀,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