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令南海花逾美,未信乘槎问日边
出处:《赠张老师九首》
明 · 何吾驺
谁识真人葛稚川,丹成勾漏意悠然。
就令南海花逾美,未信乘槎问日边。
就令南海花逾美,未信乘槎问日边。
鉴赏
这首诗通过“赠张老师九首(其五)”这一标题,透露出诗人对张老师的敬仰之情。何吾驺,明代的文人,以他的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为这首诗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诗中首句“谁识真人葛稚川”,借用了葛洪(字稚川)的故事,葛洪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士和炼丹家,被认为是神仙的化身。这里以“真人”称呼张老师,表达了对张老师高深道行和超凡脱俗的敬佩之情。
“丹成勾漏意悠然”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张老师如同葛洪一样,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勾漏,地名,与葛洪炼丹有关,象征着追求精神升华的过程。这里的“意悠然”则强调了张老师在修炼过程中的淡泊与自在。
接下来,“就令南海花逾美,未信乘槎问日边”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南海之花象征着世间繁华与美好,而乘槎问日则是传说中寻找仙界的典故。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繁华的欣赏,但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越与解脱,暗示了张老师不仅追求物质世界的美好,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老师的赞美,展现了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