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出处:《七十九吟十首 其三》
宋 · 刘克庄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
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注释
凤:象征吉祥或贤明的君主。千仞:极高的山崖,形容极高之处。
虎:象征权力或危险。
九重门:古代皇宫的九重门,表示皇城的深邃和威严。
拔茅:比喻开始做官或仕途起步。
仕途泰:仕途顺利,仕途通畅。
起蕝: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敬意,此处指开始任职。
皇帝尊:皇帝的尊贵地位。
翻译
立刻就有凤凰从高空飞来不再有老虎守护重重宫门
鉴赏
这段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所作,摘自其《七十九吟十首》中的第三首。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权力变迁的深刻洞察和无奈情绪。
"便有凤从千仞下,更无虎守九重门。"
这里的“凤”与“虎”分别象征着君子与英雄,通常而言,它们应当守护朝廷的尊贵与权威。但在这句诗中,“凤”已然飞落,意味着正直之士不再被重用;“虎”也不复存在,表明英雄无处容身。九重门是皇宫的代称,这里指出皇帝周围空有高墙深院,却失去了真正守护者。
"拔茅初喜仕途泰,起蕝乃知皇帝尊。"
“拔茅”和“起蕝”都是比喻,一般用于形容人事变动,如同草木的生长变化一样不可预测。在这里,“拔茅”意味着仕途顺利,初时还以为是好事;而“起蕝”则是在皇帝权威之下方知晓到真正的尊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政变迁的无常和自己的仕途经历所带来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流露出一种政治失意与个人的无力感。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官场上英雄末路、正直之士被弃的凄凉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个人对于权力游戏的冷静观察和内心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