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
出处:《寄计议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
宋 · 吕本中
远书来稍稀,叔也经月病。
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
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
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
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
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
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
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
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
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
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
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
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
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
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
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
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
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
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
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
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寄计议弟张彦实钱元成夏庭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弟弟张彦实、钱元成和夏庭列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各自生活状态的关心与感慨。
首句“远书来稍稀”,点明了诗人与兄弟们通信的频率减少,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接着,“叔也经月病”一句,表达了对弟弟张彦实长期患病的关切。随后,“微官自拘束,归兴复未定”两句,诗人自述虽有微小官职在身,但内心却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谁能相劳苦,颇亦奉朝请”两句,诗人感叹无人能理解他的辛劳,同时表达了自己愿意为朝廷服务的态度。“安身子有道,可保在不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追求,认为保持内心的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宁闻郑子真,肯待当世聘”引用了郑子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为了名利而放弃内心的追求。“张钱平生欢,未贵渠有命”则是对好友张钱一生的欢乐与命运的感慨。“旧交馀此人,岂减昔日盛”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怀念,认为他们的友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减弱。
最后,“夏郎来几时,问学当转胜”是对夏郎的期待,希望他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高风陨寒梧,相助笔锋劲”以自然景象比喻,表达了对夏郎文笔的赞美。“同归定何日,不必有三径”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与兄弟们能够再次相聚,不必刻意寻找隐居之地。“相从说平生,保此一室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兄弟们共享生活的愿望,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兄弟的思念与关怀,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