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出处:《今别离》
清 · 黄遵宪
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
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鉴赏
这首诗《今别离(其四)》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中的分离之苦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灵魂去向的关切,以及她渴望与爱人同行的愿望。接着,“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一句,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也愿意追随爱人。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描绘了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她仿佛在夜晚悄悄进入爱人的房间,试图触碰他的存在。“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则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和等待,她在寻找爱人的踪迹,却只能空留想象。
接下来的几句“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表达了两人因距离而产生的无法相见的遗憾,以及对对方状态的关心和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爱情中的无奈与深情。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映射出女子在夜深人静之时对爱人的思念,以及她对爱人生活的关心。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主题。
最后,“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这几句诗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因地理距离而产生的相思之苦,以及他们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即使相隔万里,也无法阻挡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直到海枯石烂,这份爱也不会改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爱情中的分离之痛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