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幽人款接礼数倍,便叱山童扫高阁全文

幽人款接礼数倍,便叱山童扫高阁

明 · 谢承举
一月在船怀抱恶,昼夜风涛怒驱作。
文江东岸烟霞居,上濑囊厢暂停泊。
幽人款接礼数倍,便叱山童扫高阁
石床稳帖憩尘梦,古窦清冷缨可濯。
光摇树色开几屏,香籁松花堕帘幕。
敲金呖喨杂灵籁,碎玉铿锵响檐铎。
冯夷玉女翻云旗,白昼虚空奏天乐。
幽閒境界纵坦放,前日惊惶都忘却。
豪来欢剧欲起舞,狂语惊飞满林雀。
大舒双手弄日月,长笑一声振寥廓。
开窗遥见江上山,紫翠高低眼分豁。
幽人巨细向我说,上极危巅下阴壑。
东南云是中华山,半夜仙灯光闪烁。
崆峒西抱北太平,隐约仙居在冥寞。
天皇椎破混沌窍,此山挥指神斧凿。
轰雷走电腾朱龙,微月寒风下秋鹤。
赤日杲杲海底明,苍雪纷纷峰顶落。
轩昂势可敌昆崙,突兀恐不让庐霍。
我生素抱山水癖,处处名山俱领略。
曾跨君山浮洞庭,驾驭罡风遍衡岳。
昨来彭蠡访五老,呼吸瀑布醒醉渴。
纵是滴泉与片石,一一穷搜无落莫。
今过文江对此山,便欲翱翔蹑双屩。
幽人为言路颠蹶,壁立群峰难着脚。
当中更险大西岭,独耸孤形颇危削。
十年惟此是奇观,追想前游今不若。
虺尵我马废鞭策,料与此山缘分薄。
横发平生雄壮心,万里逍遥趁鹏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崇道观明阁时所见之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一月在船怀抱恶”以拟人化的手法,暗示诗人乘船出行,心情不佳,为后文情绪的转变埋下伏笔。接下来,“昼夜风涛怒驱作”描绘出海上航行的艰难与动荡,与后文登高望远的宁静形成对比。

“文江东岸烟霞居,上濑囊厢暂停泊”则转向对文江岸边美景的描写,烟霞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诗人在此稍作停留,为后续的登山活动做准备。

“幽人款接礼数倍,便叱山童扫高阁”展示了诗人在山中的礼遇,与山童的互动,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随后的“石床稳帖憩尘梦,古窦清冷缨可濯”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静谧的环境,让人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

“光摇树色开几屏,香籁松花堕帘幕”通过光影与自然声音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敲金呖喨杂灵籁,碎玉铿锵响檐铎”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乐器声融合,赋予了山中景象以音乐般的韵律感。

“冯夷玉女翻云旗,白昼虚空奏天乐”更是将神话元素引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奇幻。诗人在这里仿佛置身于神仙的世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快乐。

“幽閒境界纵坦放,前日惊惶都忘却”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后的轻松与自在。接下来的“豪来欢剧欲起舞,狂语惊飞满林雀”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释放自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欢乐情景。

“大舒双手弄日月,长笑一声振寥廓”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与探索精神,以及内心的豪迈与洒脱。最后,“开窗遥见江上山,紫翠高低眼分豁”再次强调了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山景,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不安与压抑,到后来的释然与自由,再到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