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
出处:《访杨季常于陈山回途有述》
元末明初 · 戴良
为忆幽人八十馀,片帆来访水南居。
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
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
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
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访杨季常于陈山回途有述》。诗中描绘了诗人拜访年逾八十的隐士杨季常的情景,以及对杨季常生活和才华的赞美。
首联“为忆幽人八十馀,片帆来访水南居”点明了拜访的对象与目的,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接着,“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驩食有鱼”两句运用典故,以扬子和冯驩的故事来赞颂杨季常的高雅生活和不凡才情。扬子指的是西汉文学家扬雄,他好饮美酒;冯驩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贤士,以善于理财著称,这里借以形容杨季常不仅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还有丰富的物质条件。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进一步赞扬了杨季常的文学成就和对文化的贡献,暗示其作品将被后世传颂,如同伏生传授儒家经典一般重要。最后,“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表达了对杨季常作为前朝人物在当今社会仍能保持高洁品质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他的智慧和风范将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季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责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