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
下马逢君辄成醉,北斗倒插栏干前。
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山中篇。
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
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
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使我对此心茫然。
当时我有百花洲,垂杨十里沧江边。
织女为我栽白榆,太乙为我栽青莲。
狂时上抱明月舞,醉来忽枕浮云眠。
有时赤脚踏龙渊,蛟龙窟宅时时迁。
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
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
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
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寒夜偶然拜访友人吴峻伯,被其山中作品所吸引的情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首句“北风吹折西山巅”,以北风的凛冽和山巅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壮阔的氛围。接着,“长安有酒斗十千”则转而描述了朋友家中豪奢的宴饮场景,通过“斗十千”的夸张手法,凸显了酒的珍贵与宴会的奢华。
“下马逢君辄成醉”,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后,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的情态。“北斗倒插栏干前”,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主人为我开瑶编,读之一一一山中篇”,点明了友人展示给诗人的是山中的篇章,这些作品激发了诗人的想象力,使他仿佛置身于山川之间,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接下来的几句“满地茏苁走白石,四壁纷纭行紫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山中世界的神秘与美丽,白石在地面滚动,紫烟在四周缭绕,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天目之峰几千万,忽然并挂金华笺”,将目光投向远方,诗人想象着无数的天目山峰,它们仿佛是挂在天际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泠泠屋上鸣飞泉,滚滚杯中注百川”,将屋上的泉水声比作飞泉的泠泠之音,杯中的酒液比作汇聚百川的洪流,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使我对此心茫然”,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震撼与迷茫,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随后,诗人回忆起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如百花洲畔的垂柳、织女栽种的白榆、太乙栽植的青莲,以及与月亮共舞、枕浮云而眠的自由时光。这些回忆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怀念。
“只今一别三四年,风尘车马徒相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外界喧嚣与束缚带来的无奈感。
最后,“梅花岁岁怨其主,芳草日日私自怜”,通过梅花与芳草的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回归的渴望。
“欲归不归谁之愆,何时与君同上江门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乘船前往理想的彼岸。
“二十四桥歌婵娟,直从白浪寻青天,千秋万载凌飞仙”,以二十四桥的美丽传说和追寻青天的壮志,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