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典刑乡里孤踪在,清献当为百世师全文

典刑乡里孤踪在,清献当为百世师

明 · 湛若水
循吏千秋无续传,凤凰今复见鸣时。
莫言王道人心远,且听民谣载路辞。
一曲新诗闻沕穆,三杯立地到希夷。
典刑乡里孤踪在,清献当为百世师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名为《舟中即席和答何艮所明府》。湛若水以“循吏”开篇,赞扬了古代清廉官员的典范,表达了对历史中公正为官者的怀念。接着,诗人借“凤凰”之喻,象征着当今社会中正直之士的出现,强调了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

“莫言王道人心远”,诗人在此引用了儒家思想中的“王道”,意指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强调了道德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性,并反驳了人心远离王道的说法,表明道德观念并未远离人们的心灵。

“且听民谣载路辞”,则进一步强调了民间智慧与声音的重要性,认为民众的声音能够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是了解民情、改善政策的重要途径。

“一曲新诗闻沕穆,三杯立地到希夷”,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创作新诗的情景,以及通过诗歌传达深邃哲理的过程。沕穆形容诗的意境深远,希夷则指达到了超脱世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深刻思考的愿望。

最后,“典刑乡里孤踪在,清献当为百世师”,诗人回顾了家乡的清廉官员作为典范,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并希望他们能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这不仅是对过去清官的赞美,也是对当代及未来官员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成为社会的楷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正义、民间智慧以及理想官员形象的深刻理解与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