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使雪霙来眼底,却愁霜鬓被花欺
出处:《次韵李寿卿明府忆梅 其二》
宋 · 陈造
炯若横陈耐冻枝,清篇细读更重披。
即令扶病揩尘砚,痛忆寻芳载酒时。
政使雪霙来眼底,却愁霜鬓被花欺。
暗香疏影君能事,何处羁人敢语诗。
即令扶病揩尘砚,痛忆寻芳载酒时。
政使雪霙来眼底,却愁霜鬓被花欺。
暗香疏影君能事,何处羁人敢语诗。
注释
炯若:形容明亮如火。横陈:排列成行。
扶病:带病。
尘砚:积满灰尘的砚台。
雪霙:雪花。
霜鬓:白发。
暗香疏影:梅花的香气和稀疏的树影。
羁人:漂泊在外的人。
翻译
明亮如陈列的耐寒枝条,清新的篇章细细品读更显珍贵。即使抱病也要擦拭尘封的砚台,痛心回忆起那些寻花问柳、饮酒作乐的日子。
即使雪花飘落眼前,也担忧白发被花朵的娇艳所掩盖。
你擅长捕捉暗香疏影的意境,远方的游子哪里敢轻易吟诗表达。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动人画面。诗人以“炯若横陈耐冻枝”起笔,赞美梅花坚韧不屈的姿态,即使在严寒中依然傲然挺立。接下来,“清篇细读更重披”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深深敬仰,通过反复品读梅花的意象,仿佛能感受到梅花的高洁品质。
诗人身体不适但仍坚持擦拭砚台,回忆起往昔与朋友一同赏梅饮酒的美好时光,流露出对友情和过去的怀念。“政使雪霙来眼底”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景象,雪花飘落,梅花盛开,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诗人担心自己日渐衰老,怕被梅花的青春活力所欺,流露出一丝岁月催人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暗香疏影君能事”赞叹梅花的幽香和孤高的身影,表达出对梅花独特风姿的欣赏。他以“何处羁人敢语诗”收尾,寓言自己作为在外漂泊的游子,面对梅花的风采,自愧不如,不敢轻易吟咏,流露出对梅花的敬畏和自我谦逊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