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全文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出处:《送陈讱庵还长沙
明 · 成鹫
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
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
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
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
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
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的《送陈讱庵还长沙》。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讱庵在选佛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法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宽行毛孔中,猛然发长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佛法的领悟。接着,“土旷人亦稀,知音一何少”表达了在广袤的土地上,知音难觅的感慨,突出了佛法修行的孤独与艰难。

“客从长沙来,此意独了了”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和来访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对佛法的共同理解。接下来,“结发读楞严,师心穷要妙”描述了友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追求,表现了其对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相逢选佛场,心大志不小”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在佛法上的共鸣和追求,同时表达了对佛法的坚定信念。然而,“自恨出家迟,苦被红尘扰”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早些出家修行的遗憾,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困扰。

“期我五年来,寻师入丹峤”预示了友人将前往更远的地方寻求更高深的佛法,而诗人则期待着五年后的重逢。最后,“行矣勿复云,前期尚绵邈。一息不相知,五年非所晓”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无奈和迷茫。

“客去掩荆扉,空林见归鸟”以自然景象收尾,既是对友人离去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释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