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枝有味知深意,攲屋无言似薄情
出处:《和和靖八梅 其二》
宋 · 胡铨
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
八咏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
著枝有味知深意,攲屋无言似薄情。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八咏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
著枝有味知深意,攲屋无言似薄情。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注释
缟裙:素白的裙子。练帨:洁白的手巾。
钗荆:翠绿的植物。
八咏格:诗的格调。
凌太白:超越李白。
西清:西边的清净之地。
著枝有味:枝头景象富有深意。
攲屋:倾斜的屋檐。
薄情:看似冷漠。
湘浦:湘江边的水边。
皇英:传说中的仙子。
翻译
素白的裙子和洁白的手巾映衬着钗荆的翠绿,寒冷的竹子与挺拔的松树共同展现出清冷的秀美。诗格高雅超越了李白,千树万木间,意境深远独特,仿佛与西清仙境相接。
枝头的景象富有深意,让人品味其中,屋檐倾斜却默默无声,如同薄情之人。
傍晚时分,水边独自惆怅远望,满心期待如同湘浦见到传说中的仙子皇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所作的《和和靖八梅(其二)》。诗人以洁白的素裙和洁净的手巾比喻梅花的纯洁,通过"霜竹寒松"的背景,描绘出梅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展现出其高洁的品格。"八咏格高凌太白"一句,将梅花的文学境界提升到与唐代大诗人李白相媲美的高度,赞美其艺术成就。
接着,"千林地迥切西清"进一步强调梅花的孤高与超凡,如同在遥远的西清仙境中独立。诗人通过"著枝有味知深意",表达对梅花深层内涵的理解,认为它不仅有外在的美,更有内在的精神韵味。"攲屋无言似薄情"则赋予梅花一种含蓄而深情的沉默,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淡然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日暮时分在水边凝望梅花,心中充满惆怅,将自己比作湘浦之人遥望传说中的仙子皇英,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仰慕和难以言表的思绪。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象征性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