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全活俱安业,二麦收成足疗饥
宋 · 吴芾
去秋已作送君诗,岂意淹留复许时。
端为九重忧岁歉,故令六辔缓归期。
万人全活俱安业,二麦收成足疗饥。
此事一归君妙画,阴功当自有天知。
端为九重忧岁歉,故令六辔缓归期。
万人全活俱安业,二麦收成足疗饥。
此事一归君妙画,阴功当自有天知。
注释
去秋:去年秋天。淹留:停留。
九重:朝廷高层。
岁歉:年景不好。
六辔:驾车的六条缰绳,代指车马。
全活:保全生命。
二麦:春麦和夏麦。
妙画:巧妙的安排。
阴功:暗中做的好事,不求回报的善行。
翻译
去年秋天我就已经写诗送你离开,没想到你会停留这么久。主要是因为朝廷忧虑年景不好,所以才让你慢慢回家,不急于一时。
众多百姓都能保全生命并安居乐业,两季麦子丰收足以缓解饥饿。
这些事情都归功于你的善举,背后的功德自然会有苍天知晓。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词人吴芾所作,名为《送耿曼老归兴》。从内容上看,此诗是吴芾在去秋时为送别的一位朋友所写。在这短暂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久留不归的意外和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年岁不安和百姓饥荒的忧虑。
“端为九重忧岁歉”一句,透露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这里的“九重”,指的是朝廷深宫,也象征着国家的核心;“岁歉”则是指年成不好,暗示了当时社会可能出现的饥荒问题。
而“故令六辔缓归期”一句,则表明诗人出于对国家和百姓的考虑,希望朋友能缓慢返回,以便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民情,解决问题。这里的“六辔”,指的是马车,象征着官员或使者的行进速度。
在“万人全活俱安业,二麦收成足疗饥”这两句中,诗人的愿望是非常明显的。他希望通过朋友的努力,可以让百姓都能够活下来,并且有稳定的生活(即“安业”)。而“二麦”,指的是春夏两季的麦子,如果能顺利收成,那么足以解决饥荒问题。
最后,“此事一归君妙画,阴功当自有天知”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信任。这里的“君妙画”,可能是指朋友能够在救灾济贫等方面有所作为,而“阴功”,则是指那些不为人知的善举。诗人相信,虽然这些行为没有被世人所知,但天道自会明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送别时的情感流露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尚品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