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宋 · 张栻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的山势和壮丽的自然景观。"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表明了作者面对的是一片广阔而又未被开发的土地,山脉如同巨人的臂膀,挺立在大地上。"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盘根错节,与地面融为一体,而山势则依靠着蔚蓝的天空。
诗人通过"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表达了对连绵不绝、层峦叠嶂山脉的赞美。"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山脉的壮观和神奇之处。"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中,作者提到了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每一个角落都能见到山的影子。
接下来的"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可能是在描绘某种场景,或是作者自己的心境,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感悟,通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中,"君"可能指的是某位统治者或有权势的人物,而"民瘼"则是人民生活困苦的写照。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显示了对理想中的政治美好的向往,即便是在险恶的环境中,也希望能听到温暖人心的话语。"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则可能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反映,或者是诗人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实。
最后两句"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和"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中,作者通过建造亭子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许是对现状的不满或是不甘心中的某种寄托。"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则是一种对未来者的叮咛和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政治理想以及个人情怀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