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出处:《善卷坛》
唐 · 虚中
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
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耕荒:开垦荒地。凿原:凿井引水。
高趣:高尚的情趣。
希夷:超脱世俗的境界。
大舜:古代圣王舜。
逊国:禅让帝位。
先生:指前文的先贤。
敛眉:皱眉,表示忧虑或无奈。
五溪:泛指多条溪流,这里比喻清高之境。
清不足:清澈不足以形容。
千古:千秋万代。
美无亏:美德无可挑剔。
纵遣:即使让。
亡淳者:失去纯朴之心的人。
投所思:理解、领悟其思想。
翻译
在开垦荒地凿井引水的时候,高尚的情趣在于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就像古代圣王舜想要禅让帝位一样,这位先贤也只能无奈地皱起眉头。
五溪的清澈不足以形容他的高洁,千秋万代他的美德都无可挑剔。
即使让那些失去纯朴之心的人来评价,又有谁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和对古人美德的怀念。开篇“耕荒凿原时,高趣在希夷”两句,通过对古代圣王 耕田与造福民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崇高品格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大舜欲逊国,先生空敛眉”一句,则是借用大舜(舜帝)想把国家交给禹(大禹)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那种无私与淡泊的崇敬之情。这里的“先生”指的是那些有高尚品格的人物。
“五溪清不足,千古美无亏”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时间流转对美好事物不减其值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之美的追求和赞叹。这里的“五溪”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境界。
最后,“纵遣亡淳者,何人投所思”一句,则是在询问,在这个失去纯真与美好的时代,究竟还有谁能够理解和共鸣诗人的这种情怀。这里的“亡淳者”暗指那个已经逝去的美好时代,“何人投所思”则是对能否找到知音的疑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古代圣王的崇高品格、自然景观的永恒之美以及对失去美好时代的追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当下世态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