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全文

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

出处:《钱塘次孙教南韵
宋 · 裘万顷
簿领归来得泮宫,一时衮衮任诸公。
市朝竞逐利名走,草木谁为臭味同。
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
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

拼音版原文

簿lǐngguīláipàngōngshígǔngǔnrènzhūgōng

shìcháojìngzhúmíngzǒucǎoshuíwèichòuwèitóng

zhàshuǐfáng宿péngshānzhèngyàoqīngfēng

chénāicóngjūnhòudànshíkuìliǎngwē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裘万顷所作的《钱塘次孙教南韵》。诗中描绘了诗人官场归来后的感受,以钱塘为背景,表达了对官场浮躁与名利追逐的批判,以及对自然清风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首句“簿领归来得泮宫”,形象地写出诗人结束繁忙的公事回到学府般的环境,暗示了他对学术文化的亲近和对官场俗务的暂时解脱。接着,“一时衮衮任诸公”一句,通过“衮衮”形容众多官员忙碌奔走,揭示了官场的热闹与喧嚣。

“市朝竞逐利名走”进一步深化了对世俗风气的批评,指出人们在利益和名声的驱使下,忙于追逐,失去了对自然和道德的追求。诗人以“草木谁为臭味同”反问,表达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暗示草木尚能保持本真,而人却迷失了自我。

“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两句,诗人借霅水和蓬山的意象,表达了对清新自然的向往,希望能在心灵上得到洗涤,远离尘世的污浊。最后,“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一句,诗人以自谦之词表明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表达了对两位老者的敬仰,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坚守清高品格的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景象和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