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
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史同疲劳。
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
立谈左右皆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
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
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
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
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
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君才:你的才华。凛凛:令人敬畏。
腰间缠锦绦:腰缠富贵的锦带。
坐与胥史同疲劳:与小吏一样劳累。
胥史:小吏。
黄气:预示吉祥或不祥的征兆。
英髦:杰出人才。
骑曹:官职名,这里指代对方。
对饮持双螯:共饮,持蟹对酌。
嘲讽穷诗骚:讽刺与诗歌。
真贤豪:真正的豪杰。
买田临汶水:在汶水边购置田地。
诛蓬蒿:铲除杂草,隐喻远离尘世。
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象征受人摆布。
翻译
你的才华如同切割美玉的利刃,见到你令人敬畏,寒意顿生。我愿跟随勇士斩杀蛟龙和海怪,不愿腰缠富贵的锦带。
才能不得施展,只能与小吏一同劳累,心中不甘。
突然间,你眉宇间升起黄气,预示君主将要收揽英才。
你一席话让左右都变色,一句话就打破重重沉默。
我曾任职东武,放浪形骸,只知游乐。
我推倒了内外的隔阂,甚至戏称骑曹为马曹。
作为使者,你不被询问,反而与我共饮,持螯畅谈。
酒醉时,你的话语震惊众人,夹杂着讽刺与诗歌。
世间俗人多忌讳,唯你能容纳我这真豪杰。
你为我在汶水边购置田地,我将离去,铲除杂草。
怎能终老于尘世,任人摆布,像井上的桔槔。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题目为《送李公恕赴阙》。在这首诗中,苏轼以高度赞美之词描绘李公恕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世俗束缚和个人的抱负无法展现的无奈。
开篇“君才有如切玉刀,见之凛凛寒生毛。”直接点出了李公恕超凡脱俗的才能,如同锋利的玉刀,令人望而生畏。紧接着,“愿随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表达了对英雄豪迈事业的向往和不愿受世俗礼仪束缚的心声。
在“用违其才志不展,坐与胥史同疲劳。”中,苏轼借李公恕之口表达了自己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只能与平庸之辈共处的忧虑和无奈。而“忽然眉上有黄气,吾君渐欲收英髦。”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诗中,“立谈左右皆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生动地描绘了李公恕在辩论中的风采,一个字眼便能洞察事物本质,令人叹为观止。接着,“我顷分符在东武,脱略万事惟嬉遨。”则是苏轼对自己的处境的自嘲,他虽然身居要职,但内心对于世俗繁文缛节毫无兴趣。
“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表明了诗人对传统礼法和官僚体制的不满,以及希望打破这些束缚,追求自由奔放的人生态度。紧接着,“君为使者见不问,反更对饮持双螯。”则是在描述李公恕作为使者的不凡之举,在执行职务时不受常规限制。
诗的后半部分“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世上小儿多忌讳,独能容我真贤豪。”展现了诗人在酒席间的狂放不羁,以及对世俗中人情冷暖的洞察。最后,“为我买田临汶水,逝将归去诛蓬蒿。”表达了苏轼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而“安能终老尘土下,俯仰随人如桔槔。”则是诗人对现实无奈的自嘲和无限感慨。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公恕的卓越才华,更通过苏轼自己的心声,映射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个性张扬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