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桑花,种何处
出处:《朱野云断墙老树图为石敦夫题》
清 · 舒位
朱公示我断墙老树图,石公索我断墙老树诗。
之二人者我所思,之二物者我所知。
一在极乐寺,一在太清观。
鸡林宰相购真形,龙门太史作合传。
此墙此树诚无双,突兀一堆空一腔。
后墙彼树遍天下,不断不老不诗画。
独不知筑墙为某年,种树是何意。
亦不知先筑墙,后种树,何在南城太清观,何在西门极乐寺。
墙如残碑树如枯柴,墙断若坐,树老而卧。
客之来兮秋凉,揽风景兮断肠。
㡠丹青兮韵宫商,合则双美兮离则两伤。
蓬莱清浅须弥小,呜呼墙断树亦老。
是墙是树有绝期,非墙非树无尽道。
无有墙树无有诸烦恼,胡为画之题之不肯休。
一墙一树名一愁,宿泥剥剥鬼所谋,孤根盘盘匠所仇。
屐齿不到风马牛,烟花点缀虫雕锼。
咄嗟乎嘻吁,铁围山,拦不住。
红桑花,种何处。
神仙换劫佛灭度,如是因缘不知数。
一为极乐寺中墙,一为太清观里树。
此际无情似有情,此时有句如无句。
若云面壁来,何不乘槎去。
之二人者我所思,之二物者我所知。
一在极乐寺,一在太清观。
鸡林宰相购真形,龙门太史作合传。
此墙此树诚无双,突兀一堆空一腔。
后墙彼树遍天下,不断不老不诗画。
独不知筑墙为某年,种树是何意。
亦不知先筑墙,后种树,何在南城太清观,何在西门极乐寺。
墙如残碑树如枯柴,墙断若坐,树老而卧。
客之来兮秋凉,揽风景兮断肠。
㡠丹青兮韵宫商,合则双美兮离则两伤。
蓬莱清浅须弥小,呜呼墙断树亦老。
是墙是树有绝期,非墙非树无尽道。
无有墙树无有诸烦恼,胡为画之题之不肯休。
一墙一树名一愁,宿泥剥剥鬼所谋,孤根盘盘匠所仇。
屐齿不到风马牛,烟花点缀虫雕锼。
咄嗟乎嘻吁,铁围山,拦不住。
红桑花,种何处。
神仙换劫佛灭度,如是因缘不知数。
一为极乐寺中墙,一为太清观里树。
此际无情似有情,此时有句如无句。
若云面壁来,何不乘槎去。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舒位为朱野云的《断墙老树图》所作的题诗。诗人通过对画中之墙和树的描绘,表达了对物我关系的独特感悟。他将墙比作残碑,树比作枯柴,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衰亡。诗人感慨于墙与树的孤独,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如“墙断若坐,树老而卧”,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诗中提到的“鸡林宰相”和“龙门太史”是对画作价值的认可,暗示其艺术价值被广泛认同。诗人还借由“蓬莱清浅须弥小”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渺小,认为墙与树都有其终结之时,而无墙无树则象征着无尽的可能性。
最后,诗人以“一墙一树名一愁”收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墙树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生命、艺术和时间的主题,语言凝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