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渔江之南,暮渔江之北
出处:《题赵秋江渔艇图》
明 · 贝琼
朝渔江之南,暮渔江之北。
朝暮清江边,公侯不相识。
西塞山前秋日微,沧波浩荡钓船归。
老髯何来一相就,铁笛夜吹彭浪矶。
朝暮清江边,公侯不相识。
西塞山前秋日微,沧波浩荡钓船归。
老髯何来一相就,铁笛夜吹彭浪矶。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渔舟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早出晚归的生活状态,无论清晨在江之南,还是傍晚至江之北,他们总是在清江边忙碌,与世无争,与公侯不相识,过着简单而自足的生活。
接着,画面转向了西塞山前的秋景,那里的秋日微凉,江水浩荡,渔舟归来,一片宁静祥和。诗人巧妙地引入了“老髯”这一形象,这位老者似乎突然出现在江边,与渔人相谈甚欢。夜晚,他甚至吹起了铁笛,悠扬的笛声回响在彭浪矶上空,为这幅画作增添了诗意与浪漫。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渔人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同时也融入了文人雅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