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出处:《初秋同叔韬彦时游崇山兰若》
明 · 王恭
习静厌纷扰,幽寻给孤园。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
一鸟落天镜,千花秀禅门。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
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
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初秋同叔韬彦时游崇山兰若》描绘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超脱的心境。首句“习静厌纷扰”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对静谧生活的向往。接着,“幽寻给孤园”写出了诗人独自寻访幽静之地,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
“翛然香林下,似得桃花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愉悦,以“香林”和“桃花源”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观察到“一鸟落天镜”,以自然景象寓意心境如镜,万物皆可观照。同时,“千花秀禅门”则寓言佛法无边,禅意盎然。
“纷吾道机浅,谬接甘露言”流露出诗人自谦之意,承认自己修行尚浅,却有幸聆听高深的佛法教诲。接下来,“月色隐秋思,荷香清夜魂”通过月色和荷香引发深夜的沉思,展现出诗人对禅理的深入体验。
最后两句“终希偶缁锡,永矣超尘喧”表达了诗人渴望追随僧侣生活,彻底超脱尘世的喧嚣,追求永恒的清净。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心灵之旅,展现了其对佛教禅修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