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女东窗指绛衣,锦房初擘雪为肌
出处:《安石榴》
明 · 李孙宸
鲁女东窗指绛衣,锦房初擘雪为肌。
当筵乍发清歌齿,多少金茎望露晞。
当筵乍发清歌齿,多少金茎望露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安石榴的美丽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榴花的色泽、质地以及在宴会上绽放时的清丽歌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艺术氛围的场景。
首句“鲁女东窗指绛衣”,以“鲁女”比喻安石榴,形象地描绘了石榴花如同穿着深红色衣裳的女子,站在东窗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色彩。这里的“绛衣”不仅指出了石榴花的颜色,也暗示了其高贵与神秘的气质。
次句“锦房初擘雪为肌”,进一步描述了石榴花的形态与质感。诗人将石榴花的花朵比作刚刚打开的锦囊,内部是如雪般洁白细腻的花瓣,生动地表现了石榴花的娇嫩与纯净,同时也暗示了其内在的丰富与美好。
第三句“当筵乍发清歌齿”,则通过宴会的场景,将石榴花的美与音乐的和谐之美相结合。在这里,“清歌齿”不仅指的是演唱者清晰悦耳的歌声,更象征着石榴花在宴会上绽放时所引发的美妙旋律,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艺术的完美融合,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情趣。
最后一句“多少金茎望露晞”,以“金茎”象征高贵与尊荣,表达了诗人对石榴花及其所代表的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敬仰之情。同时,“望露晞”则寓意着希望这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久保持其光彩与活力,不被时间所侵蚀,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石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