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全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唐 · 皎然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
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

拼音版原文

wénxiànzhōngshèngēnróngwàizhènchóng
zhūhóujiē使shǐtuīgōng

zhàoxīnxiánfèngchēkànjiùshìxióng
jīnjiàowénwēng

qīngzàijiāngshuǐrénliúshìguófēng
guāngzhēngèrqiānshísǎowàngkōng

注释

文宪:指文臣中的典范,中枢重臣。
中司:朝廷中的要职。
盛:显赫,兴盛。
恩荣:皇帝的恩宠与荣耀。
外镇:边疆的重镇。
崇:尊崇,崇高。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取则:效法,以之为准则。
八使:可能指八位特使或监察官员。
独推功:唯独推崇其功绩。
诏喜:因皇帝的诏书而喜悦。
新衔凤:新获得的官位象征尊贵,如凤凰般荣耀。
车看:从车驾装饰看。
旧饰熊:保持原有的威严装饰,熊是勇猛的象征。
去思:离任后人们对他的思念。
今武子:比喻离职官员,武子是古代贤臣。
馀教:遗留的教化。
昔文翁: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此处比喻有教化之功。
清在:清廉的存在。
如江水:清澈透明,比喻极其清廉。
仁留:仁爱留存。
是国风:成为国家的风气。
光徵:荣耀的征兆。
二千石:古代高级官员的俸禄单位,代指高官。
扫第:清理府第,准备迎接新的任命。
望司空:期望能担任司空这样的高官。

翻译

文臣中枢显赫无比,边疆重镇尊荣万千。
各地诸侯纷纷效仿,唯有八使之功独显。
圣旨带来新的官位喜讯,车驾装饰依旧威猛如熊。
离任后人们怀念如武子,遗留教化媲美昔日文翁。
清廉如同江水般澄澈,仁政成为国家的风尚。
荣耀证实了郡守之高位,辞官归乡期待司空之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名为《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诗中描绘了李中丞受命出征而后凯旋入朝的盛况,以及对其功绩和品德的赞颂。

“文宪中司盛,恩荣外镇崇。”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官职显赫、恩泽远播的氛围。文宪可能指的是李中丞担任的某一文职,其地位尊贵,恩惠及于四方,远在边疆的镇所也受到他的尊崇。

“诸侯皆取则,八使独推功。”这里的“诸侯”泛指各级官员,他们都以李中丞为榜样;而“八使”可能是特指中央或地方的某些重要职务,它们单独地推崇李中丞的功绩。

“诏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这两句描写李中丞受朝廷恩宠,得以乘坐装饰有凤凰图案的车辆,这是对其荣宠的一种象征;同时,他的车辆又保留着旧时饰物,如同熊一样威猛,这显示了他的不忘初心和稳重。

“去思今武子,馀教昔文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李中丞过去武功或武略方面成就的怀念,以及他曾经接受过的文治教育。武子和文翁可能是指代某些历史人物或者是一种象征。

“清在如江水,仁留是国风。”这两句通过水的清澈比喻李中丞的人格清白,他的仁德之心就像国度中的良好风俗一样,为后人所铭记。

“光徵二千石,扫第望司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李中丞功绩的肯定,以及他在官位上的显赫地位。二千石可能是指他的俸禄或者治理下属的能力;而“扫第”、“望司空”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其政治地位和权威的仰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李中丞个人品德、功绩以及他在朝廷中的地位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他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