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茅屋下,独坐味闲安
出处:《题惟干上人房》
唐 · 耿湋
绳床茅屋下,独坐味闲安。
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
是非齐已久,夏腊比应难。
更悟真如性,尘心稍自宽。
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
是非齐已久,夏腊比应难。
更悟真如性,尘心稍自宽。
注释
绳床:简陋的床铺。茅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
闲安:清闲而安心的感觉。
苦行:刻苦修行。
童子:小孩,这里指世俗的牵累。
宰官:官吏,指世俗社会。
是非:对错,善恶。
夏腊:佛教术语,指修行的年数或阶段。
难:困难,不易达成。
真如性:真实的自我,佛教中的真理本质。
尘心:世俗之心,烦恼和杂念。
翻译
在简陋的绳床和茅屋中独自坐着,我品味着这份宁静的安逸。我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没有孩童陪伴,避开世俗官员的纷扰。
世间的对错我已经看淡很久了,想要达到不问世事的境界可能很难。
我更加明白了真实的自我与本性的关系,尘世的忧虑也逐渐放宽了心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生活的场景,诗人坐在简陋的茅屋中,享受着独处带来的平静与安逸。"苦行无童子"表明诗人的修行没有旁人的打扰,而"忘机避宰官"则显示他远离世俗的官场纷争。"是非齐已久"和"夏腊比应难"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更悟真如性,尘心稍自宽"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本真的心性,以及内心因此获得了一些放松。整首诗通过平和自然的语言,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