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全文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出处:《览古四十二首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籧篨。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九首,以历史人物韩信和郭公的故事为题材,展现了对历史兴衰和命运无常的感慨。首句“韩信卜母地”提及的是韩信年轻时曾占卜母亲的安息之地,暗示了他的早年生活艰辛;“旁置万人庐”则描绘了他后来功成名就后的壮观场面。

接下来,“郭公卜邻水”提到另一位郭公,他的居所因邻近水源而繁荣一时,但“长洲偶成墟”暗示了世事变迁,繁华不再。“千秋杨子窆”中的“杨子”可能指杨朱或杨修,这里借指郭公,表达其最终的结局如同被遗弃的江鱼,令人哀怜。

“裸发何为者”一句,可能是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无所适从的人的疑问,裸发形容其贫困落魄。“厌魅开籧篨”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籧篨是粗竹编的简陋住所,象征着他们的贫穷和困苦。

最后两句“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被忽视、毁灭的忧虑,青囊书可能指的是典籍或秘籍,暗示了历史的教训可能被遗忘,智者的思想可能被湮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沉浮,寓言式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对知识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