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全文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

出处:《吊元鲁山 其三
唐 · 孟郊
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
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
天地气不足,鲁山食更贫。
始知补元化,竟须得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孟郊在唐朝创作的,名为《吊元鲁山(其三)》。从诗的内容来看,孟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和人格修养的深刻思考。

"君子不自蹇,鲁山蹇有因" 这两句开篇提出了一个哲理,即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们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干扰,鲁山之所以显得蹇(即崎岖不平),是因为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这里“蹇”字用得十分精妙,不仅形容了山势,也暗喻了人心。

"苟含天地秀,皆是天地身" 这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自然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凡是包含天地之美的,都可以视作天地的一部分。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一致的哲学观。

"天地蹇既甚,鲁山道莫伸" 这两句转而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世界崎岖不平之感慨,以及对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正道的困惑。这里“天地蹇”指的是自然万物的混乱与不公,而“鲁山道莫伸”则是说即便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下,正确的道路也难以畅通。

"天地气不足,鲁山食更贫"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之气不足和山中食物匮乏的描述,暗示了社会资源的稀缺和人民生活的困顿。这里“天地气不足”是指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在减退,而“鲁山食更贫”则直接反映出当时民众的饥饿和贫困。

"始知补元化,竟须得贤人" 最后两句诗人总结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认识到需要补救和改善原始的自然秩序,而这一切最终还需靠德才兼备之“贤人”来实现。这也是对当时社会呼吁寻找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士来领导国家的强烈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山水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人才和道德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