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孤云飞不定,又去粤江滨全文

孤云飞不定,又去粤江滨

出处:《送无公
明 · 李云龙
孤云飞不定,又去粤江滨
芳草伴行脚,青山现法身。
咒龙临黑水,留偈与鲛人。
麻麦随缘饭,贫僧也不贫。

鉴赏

这首诗《送无公》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侣无公的情景,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

首句“孤云飞不定”,以孤云象征无公,形象地表达了无公行踪不定、自由自在的僧侣生活状态。接着,“又去粤江滨”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粤江边,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预示着离别即将发生。

“芳草伴行脚,青山现法身”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赋予了生命,它们仿佛在陪伴着无公前行,而青山则显现出了法身,即佛教中指修行者达到觉悟的状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寓意着无公的修行之路,充满了禅宗的哲理。

“咒龙临黑水,留偈与鲛人”描绘了无公在送别之际,面对黑水(可能象征困难或未知),他念诵咒语,留下偈语给鲛人(传说中的水族生物),这一行为体现了无公的慈悲心怀和对众生的关怀,同时也暗示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

最后,“麻麦随缘饭,贫僧也不贫”一句,以麻麦为食,表现了无公生活的简朴,但“贫僧也不贫”则强调了精神上的富足,即使物质条件简陋,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精神的满足使得他并不感到贫穷。这反映了佛教中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修行者生活态度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无公行为的叙述,展现了佛教思想中关于自由、慈悲、简朴与精神富足的深刻内涵,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思的作品。